城市“绿值”不断增长居民乐享“绿色”生活 ——城市绿化记者见闻

2023-08-24 15:16:47     来源:腾讯网

航拍乐都,一座绿意盎然的城市。乐都区委宣传部供图


(相关资料图)

本报记者 李庆玲

绿化,一头连着生态环境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。

8月18日,记者跟随海东市乐都区墩顶山林场场长权永龙,来到位于乐都主城区南部的墩顶山深处。

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,只见漫山遍野的青海云杉、祁连圆柏等树木阶梯式在山坡上傲然挺立,平均高达5米的红沙柳焕发着勃勃生机,柠条等灌木牢牢扎根土地,除了山顶和断崖处有小块裸露土地,其余山体都被近半米高的杂草遮挡地严严实实。绿色掩映中,乐都区主城区清晰可见。

“目之所及,以前基本都是光秃秃的,别说树了,连草都没有几棵。一到春秋季节,满城区都是从南北两山刮下来的土和沙子,空气质量特别差。”回想起以前的荒山,再对比如今绿油油的山野,权永龙欣慰地说。

植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荒山变绿要从10年前说起。2013年海东撤地设市,就在那一年,为建设海东绿色屏障,改善生态环境,打造宜居城市,海东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民和、乐都、平安、互助四县(区)实施南北山绿化工程。

作为海东市南北山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乐都区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东起老鸦峡,西至乐都区高店镇湾子村,东西全长47公里,项目区总面积达2.07万公顷。

2014年4月,乐都区南北山绿化工程开始造林整地;8月底,道路配套项目共开挖道路65.6公里,铺设砂石路面65.6公里;9月,水利配套项目自流区和提灌区建设全部完工。截至当年11月15日,共完成造林近680公顷,栽植各类苗木170万株。

“山势陡峭、地形破碎,南山基本是大白土,北山基本是红土壤,这两种土都不适宜植被扎根生长,这些都给我们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提高植被成活率带来很大困难。但我们通过因地制宜、科学造林,还是逐渐征服了南北山。”权永龙说。

从2014年起,一年春秋两季的植树造林,让乐都区南北山遍地生绿。以国土绿化为重点,乐都区持续推进“绿屏障、绿河谷、绿城区”建设,加快生态建设步伐,抢抓春季造林有利时机,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屏障。

截至目前,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末的32%提高到了目前的41.02%,城区绿化覆盖率由2016年的22.4%提高到现在的45.43%。

正所谓“三分栽七分管”,城市“绿值”不断增长,如何才能呵护好不断扩大的城市绿色空间?乐都区实施南北两山绿化养护工程,并于2016年成立墩顶山林场,对主城区南北两侧造林移交地进行养护。

墩顶山林场职工张东炫介绍,林场养护总面积为约0.25万公顷,主要养护内容包括补植补栽、水平沟及鱼鳞坑清理、灌溉、水利设施维护、养护区内道路维修、防火等。

山路崎岖、路况复杂、反反复复地走回头路,一条长达30多公里的养护工程巡视路线,张东炫几乎每天都要走一遍。哪里的苗木成活率高、哪里的鱼鳞坑需要补休、哪里是重点防火区,他都烂熟于心。张东炫说:“如今看到荒山变绿,特别欣慰,特别有成就感。”

如果说南北山绿化工程是乐都区生态环保的“面子”,那么城市里的公园绿地等建设就是“里子”,“面子”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“里子”的建设发展。

初秋时节,行走乐都区主城区街头,随处可见绿树婆娑、碧水荡漾,湿地公园、绿色廊道、休闲公园交相辉映,在山水之间建设的绿色碳库,行走其间,感觉人在景中走,更在画中游。

乐都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马雪峰介绍,“2016年,乐都区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21.8万平方米,到2022年底已达到769万平方米,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08万平方米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5.29平方米。”

“我是土生土长的乐都人,现如今乐都变漂亮了,尤其是大规模绿化后,实现推窗见绿,出门即景,几分钟就能到小绿地,十来分钟就能到大公园去休闲、锻炼和打卡,整个城市的湿度增加,生活更适宜了。”家住乐都区百和锦庭小区的张玲说。

随着乐都区南北山绿化工程续十年的持续推进,实实在在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,让居民推窗见景、出门见绿,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。

《青海日报》(2023年08月24日 第4版:省内要闻)

声明: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,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,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!

标签:

包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