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旦学霸一年借阅800本书,可远不如AI读得多!面向未来的阅读,该怎么读?-观察

2023-04-22 04:34:01     来源:文汇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临近第28个世界读书日,近期,沪上高校陆续公布阅读数据。在今天(4月21日)举行的复旦大学第十一届读书节开幕式上,一组数据引起关注。作为复旦大学2022年度阅读达人,历史学系

2020级本科生唐寅一年借阅图书800余册,而初代GPT一年的阅读量则达到7000余册。

就阅读数量而言,人类已无法超越机器。而在技术快速迭变、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当下,我们应该如何阅读?阅读之于我们,意义何在?一位复旦大学学者的观点,代表着学术界的一种态度:

越是在机器高度发达的时代,人类越需要通过带着思考的阅读和深度学习,丰富精神和心灵。01

一年阅读800本书,究竟是怎么做到的?先看复旦学霸唐寅的读书日常。他说,自己平时主要喜欢阅读中国古代文史方面的书籍,每天近似流水线作业:按图索骥,标记新书,然后在图书馆系统检索,保存编号,前往借阅。即便保持这种强度略高的阅读状态,但唐寅仍略带腼腆地说:“不敢妄谈一年精读800本书,只能说读过800本。”和谦卑的人类学霸相比,机器的阅读,到底到了怎样的水平?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,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副主任、复旦大学计算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萱菁也做了分享:机器阅读,不外乎“博览群书、持续学习、去粗存精”。首先,机器会搜集大量素材,博览群书。其次,它会从大量文本中去粗存精,进行选择性阅读。“正因不间断的学习和阅读,ChatGPT的学习速度已经可以用日新昼异来形容。”不过,她也提出,机器学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质量。比如,有团队发现,

基于论坛学习的机器在表达能力方面明显弱于阅读经典著作的机器。

黄萱菁说,

这也从侧面验证了,多读书、读好书的重要性。02

“阅读有为了生产和为了增加涵养之分。当下,不少学生正陷入为了生产而阅读的陷阱。”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陆一在调研多所国内“双一流”高校时,发现不少学生身上有一个通病,即自认为阅读甚广,但通读其撰写的文章,却发现仅有陈旧观点的堆砌,并无自我的创新论证和思考。“为了节省时间,学生们通过关键词搜索,搜集了大量文献,看似做了很多阅读,但没有深度思考——这种为了生产的阅读,对个人心智成长而言并无太大意义。”她坦言,照道理,应该是机器学习人类而非是人类模仿机器。如果学生们按照现在的这种方式阅读、学习,显然无法超越机器。事实上,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,机器正在变得愈发聪明。黄萱菁介绍,已有AI在高考答题中答出了500多分。她笑称,“虽然暂时还没有复旦学生的得分高,但从技术角度,超越大部分学生已不成问题。”那么,和机器相比,人类的优势将体现在哪里?黄萱菁直言:“其实chatGPT最擅长的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。”从目前来看,

机器所缺乏的甄别信息、理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,将是人类的“制胜法宝”。显然,这些关键的能力,都可以通过阅读进行培养。

“机器千篇一律,具有很强的工具性。但人的价值并非如此。”陆一也补充道,情感共鸣、同理心甚至是所谓的性格缺点,反而是区分人与机器的关键。“在机器高度发达的时代,我们尤其需要从非工具性角度来认识人类自己。这也是大学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原因。”

03

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也有一则发现:随着AI的快速发展,常有文科生陷入被机器取代的焦虑,继而产生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追问甚至是否定。在他看来,

化解焦虑,阅读的良方。

“阅读饱含丰富的精神给养,充满伟大的力量。比如,在阅读中华经典的过程中,我们会发现,今时今日之苦恼与古人所思所想何其相似,从而获得巨大的内生动力。” 陈引驰特别谈到,以《论语》为代表的中华经典很适合在数字化时代进行碎片化阅读。“你很难想象碎片式读完康德,但用这个方法读《论语》并不费劲。” 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

包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