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产暗夜里还有微光

2023-08-16 09:53:46     来源:云掌财经路数

大概在20世纪50年代,美国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(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的科学家Curt Richter做了一个“邪恶的动物实验”

老鼠们被他扔进了内壁光滑的水桶里。在老鼠们坚持了15分钟左右刚沉入水底时,他把老鼠们捞起来晾干休息。


(资料图)

之后,获救的老鼠们被再次扔进桶里。这次,老鼠们游啊游,不让自己沉下去。平均坚持60个小时后,老鼠们才再次绝望,沉到水底。

从15分钟到60个小时,相差整整240倍。老鼠们对希望的渴望,超越了时间,也超越了生死。

这个实验让我不得不联想到碧桂园

这段时间,发生在小碧身上的事远超出了它成立31年间经历的风雨总和:

股债双杀—公开市场利息逾期—业绩巨亏—公司致歉—境内公开市场停牌。

苦苦支撑了2年,小碧也算一定程度上享受了希望的力量。但现实打败了幻境,小碧没能继续扛一扛。

小碧还是向市场投了深水炸弹。

6月12日晚间,小碧11支境内债券公告停牌。当中包括了那笔最先到期的16碧园05。

今天(8月14日),这笔存续约40亿元的私募债被曝出的一版初步偿付方案如下(未必是最终方案):

分期付,展期三年,降低前两年现金支出压力。

这跟多数地产同行境内债展期方式方法类似。展三年,至少留了点念想。希望展三年不是拍脑袋决定的,更希望不会像龙光一样展完再展。

目前,小碧公开市场依旧没违约,但展期或重组不可避免。当然,约千亿体量的公开债务进行展期或重组,肉眼可见不会容易。

在小碧致歉信发出后不久,有小碧员工在朋友圈里喊话

“公司的伟大之处在于:早就可以选择躺平无非是损失信誉,但可以更好地保现金流。但公司没有这样做。我们都不慌,您慌什么。”

这或许是小碧的委屈

曾坚守信用,要保交付;也面临销售腰斩,销售回款无法及时归集到总部;更要面临融资增量断崖式下跌。每一步走得战战兢兢,一点风吹草动市场往往风声鹤唳。

不坚守信用,也是保交付,也是销售和融资下跌。如果是有保留的躺下,日子似乎还更滋润。

但不管怎么样,不守信用,被优质房企标签道德绑架着的小碧,不该用“保交付”来当幌子搪塞。

几千年前,孔夫子已经说了:

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

当满屏都在喊“信心”时,不妨来谈谈信用。

信心的恢复,需要正向的循环向上,而非负向的螺旋向下。恢复信心,能脱离信用?

小碧的出险,有其自身和外部因素合力作用。但它的出险,不应被视为民营房企团灭的新开始。因为你会发现,还有一些规模型房企坚守着。

别忘了,还有扛着房企信心的龙湖

龙湖光这两个月就偿还了约百亿境内刚性债务。

就在8月14日,龙湖还公告将17亿元拨入18龙湖04债券兑付专户。至此,这家房企年内境内到期债务已基本全部还清。

境外债上,龙湖近期还新获得了一笔5年期、31亿港币银团贷款。据了解,2024年1月到期的153亿港币银团贷款,目前已提前偿还72亿港币,龙湖计划在年内全部提前偿还剩余部分。

如果机构没有信心并挤兑,那龙湖断然获取不了这些银团贷款。

当然,除了龙湖,还有滨江、新城、美的置业的存在。

另外,隔壁老王家的万达,还在一路甩卖资产割肉放血创造着信用奇迹。

如果觉得这5家还不够,名单上至少还有雅居乐、中骏、金辉等。

雅居乐、中骏应该是还债小钢炮了。很难有人提前预料到它们能坚持到现在,并且至少今年年内还是安全的。

没违约没重组的房企里有坚守信用的,同样,展期组里还有一家让人意外的——宝龙

哪怕宝龙境外公开市场做了交换要约(exchange offer),但它还是在守信付利息,坚持到现在没有进入整体重组及躺平削债。

对比远洋绿地两家房企反反复复在信用违约边缘挣扎,上述那些在决赛圈坚守信用的种子选手们,应该说甩了这两家几条街了,就更别提对比那些到现在为止都没有重组方案的房企们。

对了,文章开头那个“邪恶的动物实验”又叫做“希望试验”

也许现在还坚守着信用的房企同样也是小白鼠,但这些小白鼠们至少还在扑腾着,它们都不该是硬着陆的结局,不该被污名化更不该被刻板印象化。

它们挽救了房企最后的颜面,也闪耀着房企的荣光,难道不值得被点赞吗?

标签:

包装